发布时间:2025-07-05 20:25:21 来源:轰动一时网 作者:休闲
炒股就看,稳宏为季务各权威,观经专业,盘仍及时,度最动资全面,重任中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项利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 李慧敏) 2022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好因好经过高频的素推调度之后,8、本市9月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场稳回暖向好迹象,第四季度的稳宏为季务各经济状况将呈现怎样的预期?
而在国庆假期前召开的国常会无疑会带来一些新的信号。9月26日,观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盘仍部署了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阶段性缓缴,度最动资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重任中抓好秋粮收获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予以税收优惠等积极经济政策。
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认为,此次国常会进一步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集中体现了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同时加强结构调控和精准调控的突出特点。潘宏胜同时表示,稳宏观经济大盘仍是第四季度最为重要的任务。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博士将第四季度经济预期概括为“一强一稳两加强”。他表示,当前的经济预期能否企稳,关键在于内需的修复情况,而非外需的变化。在当前全球复杂背景之下,外需难以成为稳定经济预期的依托,还是应该主要依赖内需的修复。
之于资本市场,上述专业人士分析,随着一揽子稳经济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投资、消费、生产、房地产市场等动能将加快恢复改善,内生增长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推动经济回到并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些利好因素的释放和强化,将进一步改善市场预期,推动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稳中向好。
国常会加强结构调控和精准调控
2022年以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政策一直在高频率调度经济。在诸多政策发力的带动下,8、9月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向好迹象。
潘宏胜认为,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集中体现了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同时加强结构调控和精准调控的突出特点。
首先,当前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实际困难,第四季度缓缴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工程质量保证金的举措将为更多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市场主体。
其次,会议确定要确保秋收入库,有助于保证短期粮食供应安全和国内粮价稳定。
会议还明确通过个人所得税优惠等举措,支持发展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有利于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的养老需求、提升保障水平,也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推动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确实,9月26日国常会较一个月前的8月24日国常会确实体现出了更为“精准”特点。
8月24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提出向主要经济省份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督导重点涉及稳投资、减税降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房地产保交楼等。旨在压实地方责任,加快政策落实。
自2022年开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承压,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多次部署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覆盖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多个方面,政策一直以高频率调度经济为重要方向。
而一揽子政策则是在5月24日的国常会上正式提出,与5-6月的稳经济政策相对比,8月、9月国常会的政策层层递进,可以相对更直观感受政策的力度和延续性。
经济运行边际修复迹象已显
尽管受到外需收缩、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仍在整体上保持了稳步恢复的态势。
程强注意到,7月份经济数据还有些偏冷,8月份虽有所改善程度仍相对有限;但自9月以来,多项高频数据显示,国内经济活动已呈现明显的边际修复迹象。潘宏胜同样观察到,三季度以来,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主要指标均明显好于二季度,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正在增多。
具体而言,公开数据显示,PMI重新回到扩张区间,表现出较好的复苏趋势。从产需两端指标来看,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1.5%,较上月增加1.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两指数均呈复苏态势,且生产端复苏势头相对更为强劲。
从高频数据的角度,也能看到我国工业生产持续修复的证据。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高炉开工率从8月30日的80.14%升至9月30日的82.8%,汽车全钢胎开工率9月16日的50.42%升至9月30日的58.1%,同比环比均有所修复。
“面对国内经济面临的巨大困难,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加大了稳经济大盘的力度,先后出台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力度大的举措,从最新数据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有力推动了经济恢复。”潘宏胜表示。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较1-7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8.3%和10.0%,较1-7月分别提高0.9个和0.1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和供应链稳步恢复。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2%,增速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修复有所加快。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0.5%,较1-7月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四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边际缓解。8月P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7月回落1.9个百分点。PPI与CPI剪刀差收窄至-0.2,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有所改善。
五是房地产需求端改善。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分别较1-7月收窄0.1个和0.9个百分点。随着近期下调房贷利率、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等实施,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止跌回稳。
而从市场主体感受看,实体企业对稳经济政策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随着留抵退税与阶段性减免社保缴费等政策力度加大,实体上市公司各类税费占营收的比重由2022年一季度的6.9%降至二季度的6.6%,明显低于疫情8%左右的平均水平。
在程强看来,此前部署的一揽子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生效,一系列稳地产政策的效果也在逐渐显现。
以财政政策支持基建投资为例,今年财政支出速度明显加快,专项债靠前发力,撬动更多重点领域投资,使得基建投资成为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始终保持较高增速,7、8月份在疫情、天气等多重因素制约下基建投资仍然实现11.5%、15.4%的增长速度,折射出较强韧性。从高频数据和近期国常会部署政策看,9月基建引擎有望继续发力,点燃的确定性提升。
而在7月28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并摆在“房住不炒”之前,就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鼓励探索更多新的工具。
数据显示,自9月中旬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开始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用7日平均值来衡量,30大中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从9月15日的-49.9%回升至25日的48.1%,地产销售边际走强。
经济企稳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应该看到,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尤其是全球滞胀风险加大和疫情持续,内需不足、居民消费意愿较弱、部分行业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经济完全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潘宏胜表示,稳宏观经济大盘仍是四季度最为重要的任务。
程强则认为,当前的经济预期能否企稳,关键在于内需的修复情况,而非外需的变化。由于当前发达国家频频加息背景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地缘政治格局波动的不确定性亦较高,外需难以成为稳定经济预期的依托,还是应该主要依赖内需的修复。
程强将四季度的经济预期概括为“一强一稳两加强”。
“一强”系基建投资仍将维持比较强的增长。程强表示近期一系列政策将形成利好刺激。
9月28日召开的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中,强调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同时强调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限额。
“一稳”指房地产投资由压力比较大变成逐渐趋稳。程强预计,随着“保交楼”政策和各地支持购房需求政策的推进,市场信心或逐渐恢复,房地产供给与销售将逐步企稳。
而近期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出台更为频繁。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对出售自有住房并1年内购房的纳税人,售房已缴个税予以退税优惠。
“两加强”即制造和消费有望在一些宏观条件具备之后,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向好的力量。
9月13日召开的国常会中,重点强调支持设备升级改造,表明当前政策重心是制造业技改升级。程强认为,增量的缓交税费和设备更新信贷支持政策有望带动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同时带动消费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向好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高频数据反映出当前经济的企稳趋势,为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本市场也呈现出诸多积极的变化。
毋庸讳言,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走势偏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基本面变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此外,在美联储快速加息、美元指数持续上行的外部压力和市场对中国经济运行基本面担忧的内部压力下,人民币汇率自8月以来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美元兑人民币价格一度升至7.2的水平。
“展望四季度,当前国内经济持续回升,特别是随着一揽子稳经济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投资、消费、生产、房地产市场等动能将加快恢复改善,内生增长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推动经济回到并保持在合理区间。”潘宏胜认为,这些利好因素的释放和强化,将进一步改善市场预期,推动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稳中向好。
对此,程强亦有共识,他认为,随着近期高频宏观基本面数据的企稳,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有所恢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明显刹车,即资本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积极变化。相信未来宏观经济的不断企稳也能为整体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基础。(央广资本眼)
相关文章